1022第六次群流會講meeting 2014年5月14日(三)

主講人:莊蕙綺(師大歷史系博士候選人)

主  題:瘴癘與疫癘:中國中古時期涉醫文獻裡的疾病關懷

IMG_0307.JPG DSC_0005.jpg DSC_0009.jpg DSC_0012.jpg    

 

疫癘與瘴癘—

中國中古時期涉醫文獻裡的疾病關懷

莊蕙綺

一、  研究背景與目的

「生老病死」是人一生不可避免的人生歷程,對這四大人生歷程,各文化圈都有自己一套的解釋依據。孔子曾提到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,余英時指出生與死自孔子時起便屬於中國人始終關注的問題。[1]由此可知,對於生的喜悅、疾病的恐懼、衰老的哀傷與死亡的未知,均對當事人及其家屬均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,成為激發著述的一大動機。

傳統中國對於疾病的各種認識,並不單由醫家進行詮釋,而是融合先秦諸子思想、佛道等哲學理論、社會集體意識、國家意識等匯聚而成的產物。綜觀中古時期的涉醫文獻,有相當部分的內容集中在「疫癘」和「瘴癘」的相關論述。本研究所指的涉醫文獻包含傳統中醫典籍以及正史、筆記雜著、文人著述等著作中涉及醫藥的內容在內。這是因為傳統中醫理論來源多樣,醫籍著述者並非單純為醫療從業者,尤其是中古時期的醫籍著者,多半具有官僚身份,或是屬於僧道之流,在解釋疾病成因時,往往會參入自身的學術背景、生活經驗等,就此形成新的醫學理論,並為後人所承襲。在這種醫者與非醫者的共同努力與交流之下,各個時代的疾病認識與醫學理論因此誕生。

在正史之中,疫癘一詞出現於魏晉南北朝前期,陳壽著《三國志》時,「疫癘」的使用範圍包含流行性疾病與風土病兩種意義,如「去冬天降疫癘,民有凋傷」[2]、「此不毛之地,疫癘之鄉,不宜以一國之望,冒險而行」[3],即為例子。到了范曄著《後漢書》時,疫癘僅用於流行性疾病,如〈盧植傳〉的「禦癘者,宋后家屬,並以無辜委骸橫尸,不得收葬, 疫癘之來,皆由於此。[4]到了魏晉南北朝晚期開始,疫癘與瘴癘出現明顯差異,疫癘成為傳染性疾病的代稱,而瘴癘則成為風土病的固定用語,尤其是針對南方與西方的特定疾病,如《梁書・任昉傳》在任昉卒於新安太守任上時,有「及瞑目東越,歸骸雒浦……藐爾諸孤,朝不謀夕,流離大海之南,寄命瘴癘之地」[5]而《黃帝內經》之中並未出現疫癘與瘴癘的用詞,全書與風土病較為關係密切的〈知方地〉裡,對於五方風土的好發疾病、治療方式也一併論述,並未像中古時期的瘴癘之鄉、瘴癘之地一樣,產生針對單一區域的疾病論述。

基於此一背景,本文欲探討瘴癘與疫癘這兩種疾病概念的形成與分流經過,以及涉醫文獻之中的瘴癘與疫癘印象。最重要的是要探討在疾病概念形成之後對於社會的影響,以及社會意識如何反聵到醫學著述上,形成後世的醫學論述。

二、文獻探討

 

四、研究方法

 

 

研究計畫參考書目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mil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