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北市天籟吟社95週年社慶(2015年10月25日)

演講者:顏崑陽 教授

主題:古典詩創作如何做到『虛實相生』?12177440_438354466356985_1991573856_o.jpg 

 

古典詩創作如何做到「虛實相生」?

 

顏崑陽 2015.10.25

 

一、詩的意義在「虛」不在「實」;但卻必須以「實」表現之,終而達到「虛實相生」的效果。「虛實相生」是古典詩創作最重要的原理。

 

 

 

(一)詩的「意義」在於主觀「情思」,而不在於「事實」、「景物」。

 

詩的「意義」在於主觀「情思」、而不在於「事實」、「景物」;「事實」、「景物」只是用來「引生情思」的媒材,也就是所謂「即事生情」、「感物起情」或「借物喻志」。

 

因此,所有敘事詩、詠史詩、懷古詩或詩中使用典實,都意在「即事生情」,例如杜甫〈八陣圖〉:「功蓋三分國,名成八陣圖。江流石不轉,遺恨失吞吳。」

 

另者,所有詠物詩、寫景詩或抒情詩中的「景句」,都意在「感物起情」或「借物喻意」,例如孟浩然〈早寒江上有懷〉:「木落雁南渡,北風江上寒。我家襄水曲,遙隔楚雲端。……。」又例如李商隱〈無題〉:「風波不信菱枝弱,月露誰教桂葉香。」

 

 

 

(二)文有虛神;然當從實處入,不當從虛處入。

 

「情思」是主觀心靈的感覺、意念,沒有客觀的實體,看不見、摸不著,故只能想像、體會,而不可確指。甚且,有時更非語言所能直接傳達,而為言外默會之「境」,故謂之「虛神」、「意境」。

 

詩的表現,當以體會不盡之虛神、意境為上。然而「虛神」、「意境」卻又不能出之以「虛」,也就是不能以抽象概念直接去說明,而必須以「情思」融合「事」或「物」所構成的「意象」去表現。

 

清代周亮工《尺牘新鈔》引韓廷錫〈與友人論文〉書云:「文有虛神,然當從實處入,不當從虛處入。」這也就是「虛者實之」;相對的,描寫事實景物,也必須使「實處」涵有可資想像、體味的「虛神」,也就是「實者虛之」;如此才能「因象以會意,因意而生象」,以形成「意在象外」的「虛神」,此謂之「虛實相生」。故唐代劉禹錫〈董氏武陵集記〉以為作詩應能「境生於象外」,又清代劉熙載《藝概》亦云:「結實處何嘗不空靈,空靈處何嘗不結實。」

 

「虛實相生」一向是中國古代詩、文、書、畫、戲曲等文學藝術重要的創作原理;能領會此理,則受用不盡。其關鍵處在於詩人要培養敏銳的「感思力」與豐富的「想像力」。在現實生活中,先能做一個感思力敏銳而想像力豐富的「生活詩人」;而後才能以文字為詩,做個優秀的「紙上詩人」。這是「詩外求詩」的活法。

 

 

 

感思力例子:

 

《世說新語˙言語》:

 

桓公北征,經金城,見前為瑯邪時所種柳,皆已十圍,慨然曰:「木猶如此,人何以堪!」攀枝執條,泫然流淚。

 

 

 

想像力例子:

 

《世說新語˙言語》:

 

謝太傅寒雪日內集,與兒女講論文義;俄而雪驟,公欣然曰:「白雪紛紛何所似?」兄子胡兒曰:「撒鹽空中差可擬。」兄女曰:「未若柳絮因風起。」公大笑樂。

 

 

 

《南史˙張緒傳》:

 

南齊張緒清簡寡欲,善談玄,吐納風流,聽者皆忘飢疲。每朝見,武帝目送之。劉悛之為益州,獻蜀柳數株,枝條甚長,狀若絲縷。武帝以植於靈和殿前,常賞玩咨嗟,曰:「此楊柳風流可愛,似張緒當年。」(大意如此,非原文)

 

 

 

 

 

二、何謂「實」?何謂「虛」?

 

「虛」與「實」相對,在詩的創作論中,可有下列二層涵義:

 

(一)作品完成之前,「詩材」的虛、實之義。

 

1.「實」的詩材指的是客觀的人、事、地、物。

 

詩歌題材所謂「實」,指的是「心」外,客觀而可經驗的「人」、「事」、「地」、「物」,能檢證其「有」或「無」、「真」或「假」。

 

人,例如秦始皇、諸葛亮、劉銘傳等;事,例如赤壁之戰、二二八事件等;地,例如泰山、秦嶺、淡水河、玉山、紅毛城等,或一般山川、江河、田疇等;物,例如毛公鼎、溪山行旅圖、寒食帖等,或一般日、月、星辰、雲霞、房舍、花木、鳥獸、蟲魚等。

 

特別要注意的是,在古籍中,創造虛構而已成為眾所共識,可視同客觀存在的人、事、地、物,也可以算是「實」,這就是古典詩中所稱的「典實」之一,例如嫦娥奔月、巫山神女、蓬萊仙山等。

 

人、事、地、物有時分開單獨出現,但有時彼此伴隨出現,因為沒有那種無人之事,也沒有無事之人,而有事也必有地,有地就必有物,例如赤壁之戰,就包含了人、事、地、物。

 

 

 

2.「虛」的詩材指的是主觀的感覺、想像及意念。

 

詩歌題材所謂「虛」,指的是「心」內,主觀感覺、想像、意念的經驗,不可檢證其「有」或「無」、「真」或「假」。為想像「虛構」之事或物,不能檢證其「有」或「無」、「真」或「假」。「虛構」是文學的本質。

 

 

 

(二)作品完成之後,「詩意」的虛、實之義。

 

1.凡「意象」,非實非虛、即實即虛、即虛即實。

 

第一層「詩意」,單向分解言之,「實」指作品中,所描寫的具體形象;「虛」指這一形象所蘊涵之意。然而,第二層雙向融合言之,則「實」與「虛」融合而相生,即是「意象」。

 

凡是「意象」,非實非虛、即實即虛、即虛即實。

 

詩中所描寫的「物象」或「景象」,因為有「形色聲音」而可以「感知」,似為「實象」;但是,這「實象」卻已融入詩人主觀感覺、想像、意念,將它「化實為虛」,而構成「意象」了;故「實」而非「實」,已隱含詩人的感覺、想像、意念之「虛」在內,而即實即虛。

 

然而,這層「虛意」卻又是詩人「真實」的感覺、想像、意念的經驗,並且藉用具體的「實象」表現出來,也就是「化虛為實」,而構成「意象」了;故「虛」而非「虛」,而即虛即實。

 

上述這種「意象」之非實非虛、即實即虛、即虛即實的狀況,可舉李商隱〈嫦娥〉為例:「嫦娥應悔偷靈藥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」嫦娥偷靈藥是記載於古籍中,眾所共識的「典實」,故是「實」;然而,嫦娥是否「懊悔」?是否夜夜面對「碧海青天」而懷著寂寞之心?這卻完全出於作者個人主觀的感覺、想像,當然是「虛」。這二句詩的「意象」非實非虛、即實即虛、即虛即實,最是妙境。詩的真正意義,也就在於這種作者個人主觀的感覺即想像,因此材有「獨創」之意。

 

 

 

2.「實象」可感而知,「虛意」卻在象外,只能想像、體會而得。

 

詩中的「實象」可感而知,「虛意」卻在象外,只能想像、體會而得。例如駱賓王〈在獄詠蟬〉:「露重飛難進,風多響易沈」,此為「比興寄託,意在言外」;物象(蟬)是「實」,但是融入詩人的感覺、想像、意念,已化實為虛,構成「比興意象」,象外寄託作者的本意(忠誠、高潔而受小人讒害),是為「虛意」;而作者本意又藉「比興意象」表徵出來,化虛為實,構成「比興意象」。主客內外,雙向的形成「虛實相生」的詩意。

 

又例如張繼〈楓橋夜泊〉:「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」,此「感物起情(興)」,其虛意由實象而生,實象以虛意而現。景象(月落、烏啼……)是「實」,當下引生作者的感覺、想像(旅途淒冷孤寂之感),是「虛意由實象而生」;相對的,詩人就以這份旅途淒冷孤寂之感「觀看」眼前景象,構成「意象」而表現之,是為「實象以虛意而現」。故而這二個詩句,「情景/虛實」相生而交融為「意象」。

 

 

 

三、創作古典詩,如何做到「虛實相生」?

 

讓我們先讀二首詩:

 

劉長卿(或宋之問)〈新年作〉:

 

鄉心新歲切,天畔獨潸然。老至居人下,春歸在客先。嶺猿「同」旦暮,江柳「共」風煙。已似長沙傅,從今又幾年?

 

 

 

劉長卿〈喜鮑禪師自龍山至〉:

 

故居何日下?春草欲芊芊。猶對山中月,誰聽石上泉。猿聲「知」後夜,花發「見」流年。杖錫閒來往,無心到處禪。

 

 

 

宋代范晞文《對床夜語》引〈四虛序〉:「不以虛為虛,而以實為虛,化景物為情思。……姑舉其所選一二云:『嶺猿『同』旦暮,江柳『共』風煙。』又『猿聲『知』後夜,花發『見』流年。』若猿、若柳、若花、若旦暮、若風煙、若夜、若年,皆景物也,化而虛之者,一字耳。」

 

劉長卿詩這二聯就是「不以虛為虛,而以實為虛,化景物為情思。」那麼「化而虛之者,一字耳。」這「一字」是什麼?就是:同、共;知、見。

 

這二聯是「化實為虛」,乃是就「構句」而言,描述客觀「景物」之詞,猿、柳等等,是「實」;其中所隱含主觀的「情思」,是「虛」。「構句」的關鍵,就是在前後景物之間,加入一個「主觀判斷」的動詞字。如此一來,「實」的「景物」已融合「虛」的「情思」,而形成「意象」;不再只是完全客觀的實物,這就是「化實為虛」。古人掌握「詩眼」,錘鍊一字之奇,而造出「活句」,就是在這「化而虛之」的「一字」去下工夫。

 

這是從語言表面就看得出來的技巧;但是,假如從語言表面看不出來的創作「心理過程」(感思、想像)來說,則詩人內心本有謫居孤寂之感,這是「虛」;而以「景物」所形成的「意象」來表現,這是「實」。因此,這個創作「心理過程」,是將「虛」的「情思」(看不見、摸不著,只能感覺、想像的內心經驗),轉化為「實」的景物而形成「意象」,這是「化虛為實」。

 

詩詞中寫「愁」寫「恨」,愁、恨是「虛」的內心經驗,必須「化虛為實」,才能引發讀者去感覺、想像。因此,王維〈送沈子歸江東〉云:「唯有相思似春色,江南江北送君歸。」李後主〈清平樂〉云:「離恨恰如春草,更行更遠還生。」秦觀〈八六子〉云:「倚危亭,恨如芳草,萋萋剗盡還生。」賀鑄〈青玉案〉云:「借問閒愁都幾許?一川煙草,滿城風絮,梅子黃時雨。」李清照〈武陵春〉云:「只恐雙溪舴艋舟,載不動許多愁。」

 

綜合來說,將「情思」化作「景物」而形成「意象」,是「化虛為實」;相反地,將「景物」化作「情思」而構成「意象」,則是「化實為虛」。這個過程,由內而外,又由外而內;由情而景,又由景而情;由虛而實,又由實而虛。這二者不能斷作兩截,必須合而為一,終究「虛實相生」、「情景交融」,才能構成「境界」。這就是詩歌的創作原理。那麼,這個原理要如何運用到古典詩的創作?可分為「化實為虛」與「化虛為實」,說明如下:

 

(一)化實為虛

 

以實事、實物之「詩材」為對象,運用詩人的感思、想像,去進行「構思」(心理活動),將實事、實物融合感思、想像,「化而虛之」為「意象」;而後「構句」、「謀篇」(語言操作)以表現之,使得事、物中有思有情,也就是客觀「實在」的事、物,已融入詩人主觀感思、想像的「虛構」成分;故「實」中有「虛」矣。

 

1.體物得神與即事會意:

 

事、物是「實」;神、意是「虛」。其「虛」全由感思、想像得來。構思時,要用心去感思、想像隱涵在事、物表象深處的內在質性。謀篇、構句時,可以渾化,但必須能表現主觀感思、想像之妙;也可以精心錘鍊「詩眼」一字之奇。這一字之奇,當然也是詩人主觀感思、想像所做「化實為虛」的效果。

 

例如:

 

△李商隱〈隋宮〉:「玉璽不緣歸日角,錦帆應是到天涯。」

 

△李商隱〈嫦娥〉:「嫦娥應悔偷靈藥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」

 

△白居易〈賦得古原草送別〉:「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」

 

△李商隱〈送崔玨往西川〉:「一條雪浪『吼』巫峽,千里火雲『燒』益州。」

 

2.因象生情:

 

「象」是「實」,「情」是「虛」。

 

例如:

 

△劉長卿〈新年作〉:「嶺猿『同』旦暮,江柳『共』風煙。」

 

△孟浩然〈早寒江上有懷〉:「木落雁南渡,北風江上寒。我家襄水曲,遙隔楚雲端。」

 

△劉禹錫〈烏衣巷〉:「朱雀橋邊野草花,烏衣巷口夕陽斜。」

 

△劉長卿〈長沙過賈誼宅〉:「秋草『獨尋』人去後,寒林『空見』日斜時。」

 

3.融象成境:

 

「意象」亦實亦虛,將兩個以上的「意象」組合成一種「整體」的「情境」。這個「情境」,不是字面所描寫的客觀景物,而是幾個「意象」融整而成,只能「默會」於象外的一種存在「情境」。

 

例如:

 

△王維〈辛夷塢〉:「木末芙蓉花,山中發紅萼。澗戶寂無人,紛紛開且落。」

 

△韋應物〈滁州西澗〉:「獨憐幽草澗邊生,上有黃鸝深樹鳴。春潮帶雨晚來急,野渡無人舟自橫。」

 

△柳宗元〈江雪〉:「千山鳥飛絕,萬逕人踪滅。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。」

 

(二)化虛為實

 

詩人先有主觀情思(虛)為「詩材」,卻「不以虛為虛」而「以實為虛」,也就是藉物象(實)以表現「情思」(虛),化虛為實也。

 

1.寫物涵情:

 

詩人先有主觀情意,卻不直接抒發情意(虛),而以物象(實)隱涵之。

 

例如:

 

△王維〈酬張少府〉:「松風吹解帶,山月照彈琴。」

 

△王維〈雜詩〉:「來日綺窗前,寒梅著花未?」

 

△杜甫〈客至〉:「舍南舍北皆春水,但見群鷗日日來。花徑不曾緣客掃,蓬門今始為君開。」

 

△劉長卿〈餞別王十一南遊〉:「飛鳥沒何處?青山空向人。」

 

△姚合〈閒居〉:「過門無馬跡,滿宅是蟬聲。」

 

2.藉物喻意:

 

所謂「藉物喻意」,是指詩人先有主觀之情意,卻不直接抒發情意,而藉物象比喻之。

 

這與前一項不同,前面「寫物涵情」,「情」涵在「物象」所展現的「境」中,兩者融合為一,這是「賦而興」之法。賦,是直接描寫景象;但這幅景象卻能「興發」作者與讀者的感覺經驗。例如王維〈酬張少府〉:「松風吹解帶,山月照彈琴。」他要向張少府表示自己生活的悠閒,不直接說,而描寫一幅景象(賦);這幅景象本身就隱涵著悠閒的生活情境,張少府以及我們一般讀者,讀到這幅景象,就能「興發」悠閒的感覺經驗。

 

這裡所要說的「藉物喻意」,則是「比興寄託」之法,言在此而意在彼,例如駱賓王〈在獄詠蟬〉,言在蟬而意在自己的患難。蟬的物象只是一個符號,用以「比喻」駱賓王的處境與心意。

 

例如:

 

△駱賓王〈在獄詠蟬〉:「露重飛難進,風多響易沈。」

 

△王維〈酌酒與裴迪〉:「草色全經細雨濕,花枝欲動春風寒。」

 

△李商隱〈詠蟬〉:「本以高難飽,徒勞恨費聲。」

 

△王安石〈葛溪驛〉:「鳴蟬更亂行人耳,正抱疏桐葉半黃。」

 

△蘇東坡〈六月二十日渡海〉:「雲散月明誰點綴?天容海色本澄清。」

 

以上「化實為虛」與「化虛為實」,是從創作過程所做的分析說明;但是,我特別要提醒的是,真正臨筆創作時,虛、實不能這樣截然為二。「心」的主觀感思、想像(虛)與「事」、「物」的客觀形象、性質(實),在整個構思、謀篇、構句、練字的過程中,兩者應該不斷的交互往還,最後融合出「虛實相生」的詩意出來。 

 

四、結語

 

(一)我擔任過很多次詩社擊鉢聯吟或徵詩比賽的詞宗,好詩當然不少;但也常見很多作品,直抒其情,直述其事,直寫其物、直述其意、直說其理,往往過度鑿「實」而缺乏言外「虛意」。這些作者如果能體悟「虛實相生」的原理,應該會寫出更好的詩。

 

(二)作詩要在掌握「詩材」,能「化實為虛」而「化虛為實」,經營「意象」;使得詩意「實中有虛,虛中有實」,終而「虛實相生」,才能形成「意境深遠」之作。

 

(三)「虛實相生」的關鍵在於詩人要有不同凡俗,敏銳的感思力與豐富的想像力。敏銳的感思力,讓詩人觀物與看事都能「別具隻眼」;豐富的想像力,讓詩人跳脫太陽只是太陽、月亮只是月亮、雲只是雲、煙只是煙、石頭只是石頭、樹木只是樹木的「實在」世界,而飛馳到活像卡通,無奇不有,無妙不生的想像「虛構」的世界。觀物、看事能「別具隻眼」,則涉及詩人「識」的能力,必須多讀書、多思辨,不要人云亦云,被「俗見」套死。想像之奇妙,就得「自覺」的打破已習慣俗世思維的硬化腦袋,多向孩子去學習;孩子的心靈就是詩的心靈。多讀書,多培養感思力與想像力,並體悟「虛實相生」之理,就能做個「好詩人」。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mil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